1. 首页>要闻 > 要闻

换元法例题 换元法

作者:张同华
2023年08月08日 11:25
要闻

今天来聊聊关于换元法例题,换元法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换元法例题,换元法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

1、已知f(x-1)=x²-3x+2,求f(x+1)的解析式如果采用换元法,则有x-1=t,即x=t+1于是f(t)=(t+1)²-3(t+1)+2接下来为什么要把函数解析式化成f(t)=t²-t——化成一元二次函数的标准形at^2+bt+c,简单且与习惯表示方式相符。

2、那么又为什么可以得出f(x)=x²-x——函数中的对应关系其实与自变量所用的字母无关。

3、因习惯上用x表示自变量,y代表因变量,所以把t换成通常的自变量x了。

4、在求反函数时,先解出x=h(y), 然后x, y互换,就是这个道理。

5、又为什么可以得出f(x+1)=(x+1)²-(x+1)=x²+x——你也可以使用关系式 f(t)=t²-t,然后令 t=x+1, 得f(x+1)=(x+1)²-(x+1)=x²+x。

6、这样或许更好理解一些。

7、解一些复杂的 因式分解问题,常用到换元法,即对结构比较复杂的多项式,若把其中某些部分看成一个整体,用新字母代替(即换元),则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明朗化,在减少 多项式项数,降低多项式结构复杂程度等方面有独到作用。

8、换元法又称变量替换法 , 是我们解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。

9、利用换元法 , 可以化繁为简 , 化难为易 , 从而找到解题的捷径 。

10、换元法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某些变量(或代数式),对新的变量求出结果之后,返回去求原变量的结果.换元法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将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,或者把隐含的条件显示出来,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,或者变为熟悉的问题.其理论根据是等量代换.高中数学中换元法主要有以下两类:(1)整体换元:以“元”换“式”。

11、(2)三角换元 ,以“式”换“元”。

12、(3)此外,还有对称换元、均值换元、万能换元等.换元法应用比较广泛。

13、如解方程,解不等式,证明不等式,求函数的值域,求数列的通项与和等,另外在解析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。

14、整体换元又称整体换元,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,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,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,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。

15、例如 解不等式:4^x +2^x -2≥0,先变形为2^2x,设2^x =t(t>0),从而变为熟悉的 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。

16、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,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,主要利用已知 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。

17、如求函数y=√1-x^2的 值域时,若x∈[-1,1],设x=sin α ,sinα∈[-1,1 ],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 三角函数值域。

18、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,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,又有去根号的需要。

19、如变量x、y适合条件x^2+y^2 =r^2(r>0)时,则可作三角代换x=rcosθ、y=rsinθ化为三角问题。

20、均值换元如遇到x+y=2S形式时,设x= S+t,y= S-t等等。

21、例如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,已知a,b为非 负实数,M=a^4+b^4,a+b=1,求M的最值可令a=1/2-t,b=1/2+t(0≤t≤1/2),带入M,M=2×(t^2+3/4)^2-1,由二次函数性质知M(min)=1/8,M(max)=1.等量换元设 x+y=3x=t+2,y=v-3 ,多在 二重积分中用到。

22、非等量换元设 u=(x+y)+3(x+y)设x+y=S,也叫 整体换元法。

相信通过换元法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推荐阅读